笔墨, 金石 | Calligraphy, Metal and Stone【未启动】

记录时间流淌的活化石

(我曾经想和母亲一起开办一间书法教室,但我们两个都一直没有时间实现)

建议由电脑或手机浏览器访问

可不读的前言:

左右滑动查阅
有天隔壁邻居碰面,寒暄后他说:

“听说你儿子学书法去了?”

可是有没有想过为何为是“书法”二字?因为过去大家一直都这么说,写毛笔字那不就是书法嘛!若是细想,书法为什么不叫书艺?或者像日本人一样叫书道?有什么区别么?这算是个问题么? 
这确实是个问题。

­

我是赵东来, 一名普通的书法与篆刻爱好者。师从黑河的靳平夫先生与台湾的杨淑芬女士, 我想通过图文的方式来尽我所能,为你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书法。

­

 

 

为什么惯称【书法】而不是【书艺/道】?

在打字机与屏幕出现前, 几乎全部的记录工作都是由笔来完成的。中国古人与其他人不太一样—我们用软笔。软笔掌控难度大, 变数高, 但相应的—可能性也非常高,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以写出千万甚至于无数种变化的笔触。

 

通过这些古今中外的名家手迹, 我们可以看到”成”字的各种写法

 

另外, 笔毫的弹性, 出峰长度, 纸张棉帛或墙体立面的吸水性与粗糙程度, 墨汁粘稠与存放时间等等。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国人用毛笔写字的无限可能性, 可能美当然就可能丑。说道美丑, 就逃不开审美二字。

到底什么算美呢?口味不同的人太多了。

有种说法叫“各花入各眼”, 比如莎士比亚就说过:

“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’s eyes.”

不过, 我们人作为动物的一种, 惯性是有的。所以审美是也有地域或时间性习惯的。有些习惯根深蒂固, 比如我们说女性身材, 第一时间我们会想到什么?我找了很多的服装设计稿 – 我们可以看到, 这么多年来, 在设计师眼中这样的身材依然是理想中地主流:

 

一张VERA WANG的婚纱设计手稿

 

说这些, 是想阐明一个观点:

审美是有习惯的, 有习惯就说明有规则。

这些能让我们通过遵循他们从而能避免已经被证实的弯路的规则, 简而言之一个字: “法”。

以一己之力定下能被社会大众认同的 “法” 很不易, 既定了, 就不会轻易变动。你可以出新法, 但是想改变经过千锤百炼的既有法则, 便如同“你一定要当今大众认同五短三粗水桶腰是好身材”一样困难

不同于科学界, 否定过去在文艺圈儿里很难。举个关联度不高的例子:

 

汉字拉丁化试验时期的中国报纸

 

想像一下早饭后如果你拿起这样一张报纸, 以往十五分钟的阅读量可能要激增至三十五分钟吧。阅读量与信息准确度先不说, 至少书法名正言顺地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啦。

幸而汉字拉丁化失败, 汉字保存了下来。从小先入为主且耳濡目染的我们, 对书法的理解, 有还保持着先天的优势,比如:

◾我们上小学或者更早就知道, 写字要 “先进人后关门”, “先中间再两边” 等, 这就是写法。
◾又比如被长辈批评 “一手字写的有如蟑螂爬” 这就是没守(他心中的某种)笔法。且神奇地是:无论我字写的多难看, 我也大概知道到底什么是好看的字。
◾再比如我们现在天天在用拼音输入法打字的同时感慨 “越来越容易提笔忘字了”, 这也是法的体现。

香港与日本的街景

 

在汉字环境下我们所有人都被动又自发地遵纪守 “法”。所以说起“书法”二字, 是很顺口的。

 

那为什么不说书艺/道呢?

首先, 我们的先辈并不觉得自己写的字是个“艺术活”。甚至还有更极端的, 比如:

民国时期的郑振铎先生坚持声称中国书法不是艺术, 以其“实用性”与“西方的艺术分类里没有书法这一项” 为理论依据。

除了谦虚内敛的民族文化特性外, 其次就是书法有着很高的实用性。书法发生在是日用间的。

“兰亭集序”局部涂抹细节。这个举世闻名的法帖在本质上, 只是个草稿

 

又比如上古时期, 一位河南姜氏族的姜先生, 有一天他用陶土捏了个罐, 然后烧成了器, 还顺手作了装饰性的线条, 当时他用来盛水。六千年后被我们挖出来, 于是有了彩陶文化。当这个罐的实用性被去掉的时候, 其艺术性就被强调了。又比如杜尚在卢浮宫把小便池拿来作为艺术品去“展” 当你忽略这个小便池的功能与作用时, 单纯的说造型与设计, 你无法否认这里的艺术元素。也是一个去实用性艺术化过程。

而汉字,则刚好是个活化石。比如在打印机与屏幕主流的今天, 我们说从前唐人写楷书, 艺术。 但是对于唐人来说, 更古的汉人写的是隶书。对于汉人来说, 先秦写的是篆书。汉字因为不断的有新牛人与新国策地出现, 不断地演变, 导致其始终兼顾了实用性与艺术性。更何况咱们的笔是软的。

最后, 最重要的也是易被忽视的一点:

务实又内敛的国人从来没有把艺术从生活中分隔开来。

 

汉代诗篇中“努力加餐饭”这样的语句很多, 陶器捏出来的也是小房子, 小猪小狗什么的。因为这些歌声与泥土就是他们的生活。

依次是:灶, 狗, 马。汉代的东西总有种莫名的萌

 

两晋文人的任性自信,玄言辞赋与标新立异地生活方式, 互相之间写个信也潇洒异常, 因为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活。

右侧被后人称为“快雪时晴贴”的书札,是王羲之先生当年写的一封信, 大致相当与我们现在的一条短讯或者微信

 

如是所谓潮流。于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凭藉过硬的能力, 或快或慢的被人认同, 崇尚。比如提书法, 通常要讲晋朝王羲之, 他的书作被称作法帖, 法书。若是说金石篆刻呢? 通常大家会更倾向任性而古朴两汉风格。

法的形成是多种原因的:

比如篆书在秦朝, 由国家从上而下的制定了字的写“法”被国人接受, 于是小篆兴起; 又比如隶书在汉汉朝, 公务员阶层从下而上的流行起来的“快速篆书”被人接受, 所以有了不同的笔法,甚至于在建立纪念碑时的碑文都用这种笔法书写, 于是造就了隶书的鼎盛。

左秦篆右汉隶

 

若说守法, 隔壁日本喜欢把从我国舶去的事物从法上升到“道”的高度。还记得这艘世博会时开进黄浦江的船么?

 

日の丸カラーの“遣唐使船”が再現!遣唐使と同じルートで上海万博

 

总结来看, 这些在隋唐宋时期由中国传输过去的各种道, 比如:

寺庙中僧人供养佛菩萨时用瓶器搭配鲜花-花道
军旅中双手剑的使用办法甚至样式-剑道
民间与寺庙中茶宴的正确打开方式-茶道

在当年的日本遣唐使(以及贵族留学生与留学僧)心中, 这些也许都是超高巧妙且伴着优雅吧? 而在中国, 这些就是生活。

懂得尊重, 是隔壁岛民最可爱的地方。回过头来, 从自尊自重开始, 也许将来有一天, 我们会对外人淡淡的说上一句”这些只是我们的日常而已”

 

 

自信, 所以不标榜。那么书法, 就只是书法。

我的母亲打算开书法班, 教授大字楷书入门。不分成人幼童, 随来随学。届时我也会在这里帮工助教, 并同时开设篆刻入门培训。